页。
5《世祖章皇帝实录》卷102,顺治十三年六月癸巳条,《清实录》,第3册 ,第789页。
6《世祖章皇帝实录》卷84,顺治十一年五月丁巳条,《清实录》,第3册 ,第656页。
7《为列祖列宗册封妃嫔字号事咨覆》,嘉庆六年正月,档案号:03-0197-3622-02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五、宁慤妃
[简介]
世祖宁慤妃,正红旗满洲董鄂氏,长史喀济海之女。顺治年间选入后宫为庶妃,属小福晋级。顺治十年七月十七日,生第二子和硕裕宪亲王福全。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初四日,尊封为宁谧妃,后改为宁慤妃。康熙十五年正月,册封为宁慤妃。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获准出宫,移居和硕裕宪亲王福全府邸。康熙三十三年六月二十一日薨,圣祖冠摘缨纬,亲诣祭酒行礼。康熙五十七年四月初七日,奉安孝东陵。
[家族背景]
世祖宁慤妃出身于努愷爱塔系董鄂氏,与孝献皇后、世祖贞妃同族。其家世可以参考孝献皇后条。孝献皇后和世祖贞妃均为鲁克素之后代,而宁慤妃则是和和理之后代。以堂亲辈分计算,宁慤妃与孝献皇后、贞妃是出了五服的远族堂姐妹。而在实际的宗法关系上,宁慤妃与孝献皇后和贞妃的宗支不同,并不同“族”。1
和和理是开国五大臣之一,娶太祖第一女端庄固伦公主,封为三等勇勤公,是董鄂氏一门内门第最高的一支。和和理生有五子,第一子名为雅什坦,仕至佐领;第二子名为多济理,仕至副都统;第三子名为雅星阿,仕至护军参领;第四子名为和硕图,承袭和和理的爵位,仕至都统,娶和硕礼烈亲王代善第一女郡主;第五子名为杜雷,封为二等伯,仕至都统,娶和硕礼烈亲王代善第三女郡主。显而易见,在和和理后代五房之中,以后两房门第最高,而宁慤妃则是第二房多济理之孙女。多济理生有五子,第一子名为多尔罕;第二子名为喀济海,仕至长史,即宁慤妃之父;第三子名为萨哈,封为云骑尉;第四子名为达尔浑;第五子名为希拉塔浑,仕至护军参领。宁慤妃至少有一位兄弟,名为讷吉赫,仕至头等护卫。
宁慤妃家族是八旗一等世家三等勇勤公家的庶流,拥有中级官员的
——————————
1谨按,这里的同“族”并非是现代人的“同血缘”概念,而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单位。清代八旗每一家族均设一个或数个“族”,满语作“uk”。每个“族”均有自己的“族长”和相关的宗法组织结构。一般而言,“族”的划分是以入旗祖先的情况进行分立。以世祖的三位董鄂氏后宫而言,她们在血统上虽然都是努惜爱塔的后代,但是在入旗的时候,已经分为两“族”,孝献皇后与贞妃属于鲁克素一“族”,入正白旗满洲,而宁慤妃则属于和和理一“族”,入正红旗满洲。
门第。1
[宫廷生活]
由于目前对顺治朝挑选八旗秀女的情况所知有限,故不明确宁慤妃是在哪年被选入宫中的。以其生育情况来看,至迟在顺治九年已经入宫。宁慤妃虽然生有皇子,但是在顺治朝的时候并没有获得正式册封,只是世祖的众多庶妃之一。参考已知的情况可知,顺治朝的福晋级庶妃多数为蒙古王公之女,而小福晋级庶妃多数为八旗出身且为世祖生育过子女,宁慤妃即是小福晋级庶妃。在康熙初年的内务府《奏销档》之中,称呼宁慤妃为“王之母福晋”(wang i iyc fuj)2,这是从宁慤妃为和硕裕宪亲王福全生母的角度进行的称呼。
康熙八年,宁慤妃与世祖的其他几位遗孀一起迁居到长春宫。康熙九年时,世祖遗孀内有六位小福晋,其中董鄂氏(宁慤妃)、穆克图氏、唐氏三位小福晋的待遇略高于其他三位小福晋。3可以看出,宁慤妃在世祖后宫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康熙十二年,圣祖尊封世祖遗孀,将三位福晋级庶妃分别尊封为恭靖妃、端顺妃、淑惠妃,同时也将原为小福晋级庶妃的董鄂氏尊封为宁慤妃,并提升宁慤妃的待遇,使之与其余三妃持平。4故而,相对原本即是福晋级庶妃的恭靖妃、端顺妃、淑惠妃而言,宁慤妃的尊封则可称为“超封”。康熙二十八年,宁慤妃与世祖的其他几位遗孀一起迁居至宁寿宫。康熙三十一年,按照当时习惯,宁慤妃获准出宫,移住到其子和硕裕宪亲王福全的府邸。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宁慤妃正式移居裕亲王府,直至薨逝。5
[封谥释义]
宁慤妃的封号在《圣祖仁皇帝实录》中被记为“宁谧”,而在乾隆朝之后
————————————
1此段董鄂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董鄂氏族史料集》《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