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wenxue38.com

翦商(出书版) 第4节(1 / 3)

合计

粒数

11059

5687

1542

18288

粒数占比

605

311

84

但粟米和稻米的颗粒大小及重量很不一样,单棵植株收获的籽 粒数量也相差悬殊。分析古人的种植规模和食物构成,应当统计的是 重量,而非粒数。但很可惜,浮选工作没有称重的报告,目前还只能 通过粮食颗粒数“构拟”它们的重量。在农学上,统计不同作物颗粒 重量的术语是“千粒重”,所以,我们可以参考现代粮食的“千粒重” 数值进行折算。这也是不得已的替代方法。

粟米平均千粒重一般为2克,稻米平均千粒重一般为16—34克, 即使按最低的16克计算,两者颗粒重量也相差七倍。根据这个比例, 二里头出土的稻米重量应是粟米的四倍,是当之无愧的最重要的 粮食。3

二里头出土的粟、黍和稻粒:三者体积差别很大,如果用颗粒数来衡量它们的种植 面积,显然会产生重大偏差。4

2019年,一份样本更多的浮选统计论文发表,包含二里头各期 的277个采样,但仍是按照粮食颗粒数计算的。这次,稻米颗粒数量 略超过粟米,位居第一:稻,14768粒;粟,13883粒;黍,2248粒。

稻米粒数略多于粟,这让论文作者觉得难以解释,便猜测这些稻 米是从外地进贡来的:“通过收取贡赋的手段,从当时的水稻种植区 域征集大量稻谷。” s但稻谷种植区应当在哪里,古人的交通问题如何 解决,这些都还无法解答。

如果把颗粒数折算成重量,稻米的权重还要上升很多,占比 845,在二里头人的种植面积和食谱中占据绝对优势(参见表二)。

表二:二里头出土粮食颗粒及折合重量

稻米

粟米

黍米

合计

颗粒数

14768

13883

2248

30899

千粒重(克)

16

2

7

折合克数

236288

27766

15736

27979

粒数占比

478

449

73

重量占比

845

99

56

现在洛阳市周边,包括二里头地区,已经很少种植水稻了,但距 今4000年前显然不是这样。

水稻发源于长江流域,从6000年前以来,一直在缓慢而持续地 向华北传播。在距今4000余年前的华北遗址中,有很多都发现过水 稻粒,但数量占比很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见,二里头发现的水 稻不可能是外来的贡品,因为在二里头人还没有建立起王朝、无法向 外地征收“贡赋”的时候,他们就以水稻为主粮了。

这就需要说说二里头人的来历。

移民穿越嵩山

考古发现,二里头人并非洛河边的土著居民,他们来自位于二里 头东南方100多公里的新碧聚落,而新碧和二里头之间隔着嵩山。

新智聚落存在于距今4000—3900年间,面积约1平方公里,这 意味着聚落人口已多达数千。在龙山时代的繁荣过去之后,这种规模 的聚落已经很少见,显然,新碧人找到了某种可以使人口增殖的秘诀。

考古工作者对新碧遗址也做过浮选,稻米粒数占5437,折合 成重量的占比则是851,和二里头的数据(845)非常接近。6 (参 见表三)

表三:新磬遗址出土粮食颗粒及折合重量

稻米

粟米

黍米

合计

颗粒数

429

256

98

783

千粒重(克)

16

2

7

折合克数

684

051

069

804

粒数占比

548

327

125

重量占比

851

63

86

到3900年前,新若人突然向西北穿过嵩山,进入洛阳盆地,在 古伊洛河北岸营建起新的家园,这就是二里头的来历。新聚落和新善 规模接近,也是约1平方公里,数千人。

在二里头遗址最早的地层(一期),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捕鱼用的 骨鱼叉和陶网坠,很多蚌壳制作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