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wenxue38.com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第178节(1 / 3)

沈持:“看来是这么回事。”

史玉皎低声道:“加封郑昭仪,难道圣上是在给十殿下……铺路?”

晋郑琼位分,想要立她生的十皇子为太子吗?

“圣上心思深沉,”沈持的手指叩击在那封信上:“猜不透啊。”

前年他还封大皇子萧承钧为庄王,七皇子萧承彧为雍王呢。这两年,群臣都在猜测太子必是从这二位中选出,庄王与雍王外祖周家也正在京城卖力收买拉拢人心,各自造势呢。

谁知皇帝萧敏忽然抛出要为郑琼寻亲的旨意,这不啻一道惊雷,让天下人猛然清醒:皇帝可不止庄王、雍王两个得宠的皇子,还有个母妃隆恩正盛的十皇子呢。

说不定这太子之位还是十皇子的呢。

呵,说起来这皇帝萧敏也是个搅浑水的高手,这不,又把群臣给看懵了,不少人已收敛心思,不理会庄、雍二王的拉拢,安分了。

“阿娘来信告知此事,”史玉皎说道:“或许是在提醒你我,不要与大殿下和七殿下外祖周家的人有瓜葛,他们未必能成事。”

“阿娘提醒的是,”沈持说道:“管他什么王,横竖咱们不趟这浑水就是了。”皇帝萧敏正值春秋鼎盛之年,他不急着去押注哪个山头。

眼下只一心经营西南,劝农桑,轻徭薄赋,兴农固本,与民生息才是正经事。

小两口合计了这事儿后,又往下看信。史二夫人还说道,圣上赏赐给沈持的京畿百亩良田,恰好挨着史家在京畿的庄园,他们翻地的时候顺带给整了整,用唠嗑似的语气说,闲着可惜了,让女儿劝劝女婿,趁早找个人来打理田地。

史玉皎说道:“爹娘回禄县终究不是个事儿,阿池,你还是写信请他们回京打理吧。”

沈持说道:“忘记告诉你了,我前儿已写信给爹娘,请他们赴京打理田产,想来这两日家中应收到信了。”

忙的忘记给她说一声了。

史玉皎看完信后放在蜡烛上烧了,又道:“其实让玉展接你过来还有别的事,我今儿抓了个大理国埋在鹤州城的探子,与往常不一样,这人身怀上乘武功,我觉得他是个刺客,我怕他是来刺杀你的。”

大理段氏一直想除去沈持,而府衙那边的防卫薄弱,不如军营里面固若金汤。

沈持作揖谢她:“多谢夫人护着小生。”

史玉皎正想笑话他一两句,忽然屋外有细微的动静。

“姐夫,你和我姐说完话了吗?”史玉展在屋外轻敲窗户:“我在等你陪我读书呢。”

沈持对着史玉皎笑了笑:“这孩子像变了个人一样,勤奋好学起来了。”

史玉皎对他眨了眨眼眸:“史小校尉,沈夫子这就过去。”

沈持:“你要困了就早些睡,不必等我。”走了两步又回头交待:“如今夜里凉了,你睡觉时盖好被子别贪凉……”

史玉皎红着脸一指窗外:“快去吧。”

沈持这才跟着史玉展去他屋里——陪读。今儿这孩子精神头很好,翻开书就没停下来,一直看到三更初,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往地上一滚便睡着了。

沈持:“……”这小子是他见过睡眠最好的人,没有之一。

他把史玉展抱到床上,又给他脱了鞋搭上被子,而后回自己屋。史玉皎已经睡了一觉,沈持进屋后蹑手蹑脚去洗漱,尽管如此,她还是听得很清楚,睡不着了,等他上来床后两个人又说了一些零零碎碎的话,而后相拥入眠。

……

当夜,在鹤州府衙后院西厢房一间偏僻的屋子里,昏黄的油灯一直亮着,岑稚在给庄王萧承钧的谋士陈世仪写信,他写道,沈持这个人,其志不止西南,或许料理完大理段氏的事情之后,很快就要回朝升官了,此人手段非凡,若不能为他们所用,一旦辅助别人,将来必将成为他们的劲敌……他建议庄王尽早料理沈持,就算不能杀之永绝后患,也要把他困在西南,不让其回京……

写完信,他越想越不甘心,又想道:你沈持不过是受了王渊王大儒的教导,才得以考中状元有今日之高位,现如今王渊就在眼前,而且他们日常总有公务往来,岑稚下决心多向王渊请教学问,将来定要再考进士做大官,他相信自己做官不会比沈持差。

不过是大器晚成罢了。

呵呵,要是沈持有读心术,听了必然会怼他一句:其实,你比你想象的还没有自知之明。

夜深了,岑稚依然端坐在油灯下苦读,身上散发着一股从未有过的狠劲儿。

十日后,他信送进京城的庄王府,陈世仪看了后对萧承钧说道:“这个岑举人还算有几分深谋远虑,沈持这个人,如果不能为殿下所用,落在雍王手里,不对,他也不大看得上周淑妃和雍王……”

萧承钧说道:“除了周淑妃,还有一个郑昭仪和她所生的十皇子,如今看起来也棘手麻烦,本王听说沈持与郑昭仪这二人有旧?”

皇帝萧敏下旨为郑琼寻亲后,她们母子二人才进入旁人的视线,才被人看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