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个个都留在京城里办差。
弘昐起身,扶着李知婉坐下,“二姐姐送了信件过来,我拿过来给您,至于弘昀和弘时,他们有事和您说。”
弘时赶紧摇头,“我不是,我没有事情说,是三哥。”
弘昀瞪了他一眼,这么快就把他给卖了。
李知婉先接过尼楚格的信,尼楚格的信厚度不小,她拆开,这才发现里面还有两封小的信封。
弘昐也是这时才知道的,“难怪二姐姐的信这么厚。”
李知婉分了一封信给弘昐以及弘时,至于弘昀,她现在不想理会。
弘昀也不在意,凑到李知婉身边,伸着脖子去看。
尼楚格的信很简单,依旧是问候(善意的问候)宫中的人,接着说了一下她在蒙古的进展以及阿尔善适应蒙古的过程。
总的来说阿尔善过去的路程不算平静,他身子不算弱,但也经不起长途跋涉,路上也病了不少次,好不容易到了蒙古,他又开始水土不服了。
对此,尼楚格的这个额娘吐槽道:“本就是蒙古出生的,现在倒好,回家还水土不服起来了。”
阿尔善的身子在京城养的不错,又是适应能力比较强的小孩,水土不服了几天之后就好了,现在是一个正宗的蒙古小孩。
李知婉看到这里一囧,这是个什么形容?
至于尼楚格这封信里夹的两封信,是阿尔善以及娜仁珠格写的,一人一封,分享属于他们的事情。
这时弘昐弘时也看的差不多了,笑得能看到后槽牙。
“我家永玘怎么没这么可爱?”他疑惑地说。
李知婉将两人手中的信拿了过来,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其实两人没说太多的事情,总共就那么两三件,但因为是从小孩的视角来看的,再搭配上他们的各种疑问,一切都变得可爱起来。
“那肯定是二哥你陪永玘的时间太少了。”弘昀在旁边反驳道:“永玘也很可爱。”
李知婉收起信件,很赞同弘昀的话,“你确实陪永玘的时间很少,永玘可是都说了的,你总是一连几天不见人,他每次和你亲近起来,接着你就不见了,每次都这样,他不想和你亲近了,浪费感情。”
弘
昐:“?”
弘昀和弘时:“噗嗤!”
“二哥你不行啊,永玘都嫌浪费感情了。”两人的笑声可谓是惊天动地。
弘昐:“以后我会多腾出一些时间的。”
他没办法反驳,永玘说的是实话,这就是他种下的苦果。
看完了信,李知婉也想起来了刚刚弘昀的事情。
“弘昀要说什么来着?”她问道:“不会是和瑞琢有关的吧?”
弘昀欲言又止,不知道该怎么说。
“可能有关?”他迟疑地说。
“什么意思?”李知婉再次问道。
弘昀忐忑地看向李知婉,“我们要再次出海。”
李知婉一时有些沉默,出海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耗时长,危险多,但不可否认,利益巨大。
“这次时间能短一些,毕竟已经熟悉了,我们留在当地的人也敲定了不少订单。”弘昀见李知婉不说话,以为她在难受,赶紧解释,“这是最后一次了,我们也是带人,以后这些人就会专门负责出海海运的事情。”
“想去就去吧。”李知婉没有阻拦,她拍了拍弘昀的肩膀,“注意安全,还有,照顾好瑞琢。”
弘昀点头,“嗯嗯。”
没过几天,弘昀带着人离京,这一去便是三年,他带人去的时候还处于孝期,回来的时候已经出了孝期。
雍正八年,四爷登基的第八年,国库在海运之下丰盈了不少,对比康熙的时候不仅填补了空虚,还多出了不少。
四爷对国库这里放心了,大刀阔斧地朝向朝堂,做出了不少改革措施,效果相当不错,成功扭转了他在民间那些夺位的传言。
四爷现在每天走路都带风,看奏折仿佛有用不完的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