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wenxue38.com

第二十九章 亲人们坐在一起吃顿饺子(2 / 3)

鲫鱼,谁知李大嘴竟然说这盘显而易见的红烧鲫鱼是红烧鲤鱼,他现在也变得一头雾水,期待着李大嘴师叔早点讲解这条鱼料理的内在。

看到大家纷纷质疑自己的料理与见解的时候,李大嘴将目光侧到柳天罡的面庞,见他的表情也是一脸的不信,李大嘴便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我想我已经知道师兄为什么要留下柳天罡带着李小宝走了。”随后他将目光重新投射到哪怕你红烧鱼上。

李大嘴道:“各位别急啊,首先我来问你们,你们认为这条鱼是什么鱼?”

“鲫鱼。”众食客异口同声的答道。唯独楚世俊没有开口,他只是笑了笑道:“你们仔细的看一看,虽然很少很小但是这条鱼还是有鳞片的,试问鲫鱼怎么会有鳞片呢?”

众食客闻言皆是一惊,他们纷纷将目光对准那盘红烧鱼仔细的观察起来。而这时,楚世俊将目光对准李大嘴,李大嘴向她含笑的点了点头,显然他很欣赏楚世俊的看法。

李大嘴觉得是时候了,便说道:“我想各位已经敲出来这盘是红烧鲤鱼了吧,那么我就开始讲解它的内在了,天罡,你也认真听着,听完如果你的资质聪颖的话就会明白你的师父为什么会弃你而去!”

柳天罡一震,连忙放下他的盘子,认真倾听者李大嘴所说出口的每一个字。李大嘴向各位食客点了点头,随即说道:“你们知不知道我们当厨师的昨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视鲤鱼料理的?”

“我知道。”柳天罡说道:“是从春秋的时候,相传春秋儒家大圣人孔子十六岁成亲,十七岁便有了一个儿子,他的国君鲁国公感到很是惊奇便赐给孔子一条十分庞大的鲤鱼,而孔子感怀君恩,便将自己长子的名字去为鲤。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现实孔子推广,随后是整个学儒之人都开始推广,一直到今天。”

李大嘴闻言欣慰的点了点头,暗道:“看来这个天罡还是知道很多关于古代料理的历史的。”

李大嘴道:“天罡说得很对,孔子推广鲤鱼的确是让鲤鱼料理得到最广泛的普及,但是你们又知不知道这里与又是从何时起被称为‘孝子鱼’的?”

柳天罡想了想后说道:“我知道,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鲤鱼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被称为‘孝子鱼’的。“柳天罡侃侃而谈,显然是对这个孝道的故事而熟悉。

李大嘴闻听之后点了点头,他说道:“一个人能够记住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就证明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卧冰求鲤’讲的是一个孝子的故事,这也说明了柳天罡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很孝顺的人。”

听见李大嘴的话,柳天罡不好意思的搔了搔头,脸颊也变得红润了。丹儿嘲笑的问道:“天罡哥哥,你的脸怎么变红了?”

柳天罡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想了一会儿才说道:“是刚才蒸面点的时候被烟火之气熏烤的。”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起来。

李大嘴继续讲道:“你们也都知道能在冬天存活下来的鲤鱼多半是长的肥大的鲤鱼,因为长的大身体里面储存的东西多,他就更耐寒一些,而当年王祥卧冰求出来的礼遇多半是长的瘦小、风烛残年的鲤鱼。”

柳天罡道:“不抓长得肥大的鲤鱼是因为它们还要保护着年幼的鲤鱼;不抓年幼的鲤鱼是因为他们还不到死的年龄,王祥不忍心抓它们,便抓了一些老的、游得迟缓的鲤鱼来给继母熬成鲤鱼汤。后来鲤鱼群为了感激王祥,以后王祥每次卧冰都会主导一直风烛残年的鲤鱼,而王祥也不贪多,每次只抓一条鲤鱼之后就回家了。”

李大嘴闻言一笑,显然他已经对柳天罡的态度完全发生了更改,先前认为他愚笨,而现在才发现他充满了孝心与仁慈之心。他决心要将毕生的厨艺尽数传授给柳天罡,虽然他比柳天罡大不了几岁。

李大嘴道:“我要说的已经都说完了,这道菜的名字就是卧冰求鲤。”

众人看到在这条红烧鲤鱼的四周嗨放着一些小冰块,一直过了这么长的时间都没有融化,看来是有极寒的真气在控制着这盘鲤鱼的温度。没错,在做这条红烧鲤鱼之前,李大嘴就拜托阴老用极寒真气来控制那些冰块别融化掉,又拜托阳老用极阳真气来控制鱼的温度,别让它凉掉。

众人闻言皆是有一种思念家乡父母的心情。看到众食客的表情,楚世俊觉得自己还是很幸福的,毕竟自己就坐在父亲的身边,能够享受到来自父亲给予他的爱。而这些人呢只有通过一些父母留给他们的物件来想念父母了。

柳天罡的最拿手菜是一盘饺子。柳天罡说道:“这只是一盘很普通的饺子,我也没有用什么名贵的食材来做,只是看重饺子的内在。也许在座的很多人都像我一样,很多年没有与父母亲人一起吃顿团圆饭了。而今天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