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wenxue38.com

第71章(2 / 2)

他们曾是梁妠的子民,梁妠说过的“务崇恩施,以康我民”让他们坚信就算再难也会挺过去的,如今的战场竟是干干净净的,她派了使者将他们安葬,因为他们是为大汉而死的。

如今天灾连连的地方也是干干净净的,因灾而死的人尸首都是有人供养的,因为他们是大汉的子民,梁妠不会让他们成了飘荡的野鬼。滕抚虽死,可四夷内附的局面让百姓有跟贼匪说不的资格。

我游到太学时发现太学门口有许多兰草,女学生的冠子上也绣了兰草,她们个个都如水火炼不尽的兰草,很好很好。从前有人让我戴梅花称我为娇莲,后来我好不容易喜欢上了山茶可也只有她许我喜欢,我记得那年的年号是和平,她说她在太学里种了许多兰草,她这一生对不起李固对不起杜乔就连她自己也是对不住自己的,可答应我的事她做到了,我怎么也想不起来这个约定,直到她倒下去血滴在兰草上,我才想起那年她问我:“流光,妳喜欢什么?”我那时大概厌极了花,我忽然想起我的阿母,我记得她死的时候衣服上绣的东西叫兰草,我自己都没有料到我会开口说:“梁妠,我最喜欢的是兰草”她那时刚当上皇后,她眼睛亮亮的说:“那我太学旁种兰草,妳等着我。”我伸手去抱,却怎么也抱不住她,原来我从不是虞流光,我只是一株有她死前执念有梁妠精血的兰草,她要我替她去瞧瞧她给她种的兰草瞧瞧民间百况,问问为何男子有情有义便是仁君慈义他们全力亲情民生都要,女子有情有义便是软弱无用为何作取舍的从来都是她们?

她的答案我找不到了,执念消散我也时日无多,她的问题她没有说出口我也说不出口,我去了梁妠生前的住所,我与那里的瑾花相视一笑,只希望梁妠与虞流光若有来生再勇敢一些吧。

第41章 张玉娘

徐心娘:

时维孟秋,天清云淡,惠风微拂。

余往赴女子诗会,其地也,繁花锦簇绿树葱茏,众女皆携思而来,或三两结伴或茕茕独立,或吟诗以抒怀或挥毫而洒墨,才情尽展各显风流。余觅得一幽僻之处置琴于案,正身端坐轻抚琴弦,初时,琴音袅袅似幽咽之泉,含万缕情思萦于弦间,俄而,其音渐转激越,如万壑松风怒号似千重海浪奔腾,余沉醉于琴音之境,物我两忘。

忽闻一女子之声,若莺啼婉转:“琴竹外结枯桐,琅琅生松风。听来还自惜,坐对独花红。”余惊而抬眸,见一女子,眉如远岫含烟,目似秋水凝波,余起身,敛衽而礼含笑问曰:“承蒙姑娘谬赞,敢问姑娘芳名?”女子还礼轻声答:“小女子张玉娘,方才闻妳之琴音,空灵澄澈,颇有前唐李冶之韵味。”余奇之问:“李冶?余未闻此人,望姑娘详述。”玉娘莞尔徐徐而言:“李冶者乃才情绝世之女子,其生于尘世却具不羁之性。尝作《寄校书七兄》,诗云‘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余。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因过大雷岸,莫忘几行书。’其诗境开阔情思悠悠,虽相隔万里,然思念之情满溢。又有《明月夜留别》,‘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其以明月喻情,情韵深婉真乃佳作。她一生虽历经波折然于诗中尽显豪迈之气,纵有狂徒欲与之较诗艺,李冶毫无怯意,与之论诗之时其辞如剑才情似海,滔滔而不绝,令狂徒亦为之折服。其诗流传遐迩,人皆赞其才华,每有新作皆竞相传颂,真乃奇女子也。”余闻之惊叹不已赞叹:“此女才情,实令人钦佩。”余与玉娘相谈甚欢,或论诗词之妙或谈琴音之韵,只觉相逢恨晚,时光匆匆不觉日已西斜,临别之时余依依难舍问:“不知下次诗会,姑娘可还会来?”张玉娘目光澄澈答:“必当再来,且会携礼相赠。”言罢飘然而去。余望张玉娘远去背影怅然若失,遂问于旁人,方知张玉娘乃提举官家之小姐众人皆赞其才可比班昭,余心暗叹:此女实乃奇女子,今日得遇实乃有幸。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