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wenxue38.com

第33节(1 / 2)

徐夙隐看见乍然冒出的她,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姬姑娘。”

“你在看什么书?”她往他手里那一卷书上瞄。

姬萦自知读书不多,但也不至于不识字。

然而徐夙隐手里那本书,封面上的两个文字她确实没认出来。

“这是北边朔国传来的书。”

“朔国?是大夏的邻国吗?”

徐夙隐轻轻摆了摆头:

“朔离大夏极远。”

姬萦在山寨里生活的时候,只认识字,没读过正儿八经的书,回到皇宫后,读的都是什么《女诫》、《女孝经》、《女论语》……这些书,她翻过一遍就恶心得要死,全撕下来擦屁股去了。

她在白鹿观倒是学了不少,但都是道教经书。

世界是怎么样的,她全凭眼睛和双手去感受。

感受不到的地方,对她来说就是一片黑暗。

姬萦一边为自己的无知窘迫,一边又为此感到不平。

“……这不怪我,没人教过我这些。”

徐夙隐并未嘲笑她的无知,反而问道:

“你想学吗?”

“你愿意教我?”姬萦精神一振。

“我也不过是比你多读了几年书,还不足以为人师。”徐夙隐的神色还是那副冷冷淡淡的样子,但他缓缓说出的话,却透露着只有姬萦听出的温和,“权当闲聊便是。”

闻言,姬萦高兴极了。她不请自来跳上马车,在徐夙隐对面坐了下来。

徐夙隐从银扁壶里倒了花豆那么大的一滴水在黑漆木条桌上,左手按住右边广袖,右手以食指蘸取水珠,在桌上慢慢画了一个圆。

“假若这是夏——”

他在名为“夏”的圆圈周围,依次写上不同的国名:

“正北方的就是申国,正南方的是赵国和许国。正西边是卫国,正东方向是兰国。这些都是与大夏接壤的邻国,如今大夏有内乱征兆,他们正蠢蠢欲动。”

“朔国,是在大夏极北之境的一个国家。这本《大仁》,是朔国一位有德之士在百年前所撰。”

徐夙隐依次在圆圈周围写下各个国家的国号。

“为什么你能看懂他们的文字?”姬萦好奇道。

“你也能看懂。”

徐夙隐把手中的书册递了过来。

姬萦心中不解,拿过一看,发现除了封面上的两个字没有翻译,内页里的每一段话,都在一旁的空白处,有翻译成夏话的黑色楷书。

“这是我从一名学子手中买来的。”徐夙隐说,“内里的翻译是一名在朔国生活过的学者留下的。”

姬萦好奇地翻了几页,本来没将其放到眼里,没成想一看就停不下来。

“你若喜欢,就拿去罢。”徐夙隐说。

姬萦内心想要,但又不想欠徐夙隐的人情。

“不行……我不能白拿你的。”

她在身上一阵摸索,最后扯下脖子上挂的石坠子,塞给对面的徐夙隐。

“这是我在观中修行时亲手刻的金母元君,给你吧。”

姬萦不是什么工匠,手艺自然差得没眼看。

在徐夙隐看来,那石坠子刻的依稀只是一个女人如火的身影。

他收拢五指,将神像囚于手心。

“敢问姑娘因何因缘际会,会在观中修行?”

姬萦正对易物来的书爱不释手,谎话张口就来:“因为我与道有缘,院里的老主持非要传我衣钵。”

徐夙隐松开了紧握的石坠,但他平静的面庞上看不出丝毫端倪。

姬萦忽然想起自己来这里一趟的目的,连忙收拾起对书的新鲜感,正襟危坐起来,一脸诚恳道:

“徐公子,我在山中生活多年,与山中野人无异。对外界算是一概不知。你能不能给我讲讲,这次去勤王的有哪些人?我怕我行事粗鄙,一不注意就冲撞了他们。”

此次勤王天京,天下英才汇聚一堂,对白手起家的姬萦来说,是个难得的挖墙脚机会。

在姬萦充满求知和渴望的目光下,徐夙隐略一思量,说:

“此次勤王平叛,共有九大节度使响应。像你这般民间自发响应的义军更是不胜枚举。”

“届时鱼龙混杂,有冲突是难免的。你若有心提防,多听少说便是。”徐夙隐说,“乱世之中,强者为尊。以你的武力,必会是多方争取的对象。”

徐夙隐的话让姬萦吃了一惊。

“你这么看得起我?”

徐夙隐顿了顿。

“实话罢了。”

姬萦暗道,有眼光。

“那依公子之见,当今天下称得上英雄好汉的都有谁?”

“依我之见,还是依天下之见?”

“这有什么区别吗?”

“自然。”

“那就先说依天下之见吧。”姬萦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